- 冯艳;李亮;刘淑萍;刘让同;
采用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N-CQDs黏胶织物、TiO_2黏胶织物和N-CQDs/TiO_2黏胶织物,借助SEM、FT-IR分析了负载前后黏胶织物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利用UV-Vis吸收光谱分析了N-CQDs黏胶织物、TiO_2黏胶织物和N-CQDs/TiO_2黏胶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NCQDs/TiO_2黏胶织物在紫外光区的吸光度最大,其紫外防护性能明显优于N-CQDs黏胶织物和TiO_2黏胶织物,水洗20次后其UPF仍能达到50+。
2021年03期 v.32;No.16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 刘建林;
为了推广优势工艺,对梳棉重定量进行了工艺优化试验。通过合理选择工艺配置,精选梳理器材,在JWF1213高产梳棉机上实现了生条重定量条件下的"柔性梳理",结合半制品、成纱质量,与传统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势工艺在生产中可广泛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2021年03期 v.32;No.16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 罗云;刘明慧;林倩任;
针对孕妇裤装在使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通过网络和线下孕妇装实体店调研了孕妇裤装的款式类别等现状,分析了产品特点及其功能性以及用户需求。对孕妇裤装的结构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了孕妇裤装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案,为孕妇服装结构模块化设计提供借鉴。
2021年03期 v.32;No.164 12-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 赵帅;谢昕;张立基;
采用控制变量法制备出不同挤出温度下的单层流延聚丙烯(Monolayer Cast Polypropylene,MCPP)薄膜试样,探究挤出温度对薄膜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不同薄膜试样进行了取向结构和结晶度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挤出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横向拉伸性能、纵向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在220~230℃时性能表现优异;薄膜的取向结构和结晶度均减弱。
2021年03期 v.32;No.16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李启泉;孙湘东;刘书锋;张旺玺;崔卫民;
采用金属镁粉与六方氮化硼(HBN)为原料,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在700℃温度下进行氮化处理,得到氮硼化镁混合物,将其作为触媒和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立方氮化硼(CBN)。实验结果表明,氮硼化镁与1 500℃条件下制备的HBN可合成出单产高、粗颗粒比例高的CBN单晶,其80/100粒度单晶冲击强度(TI值)可达到51.3%。
2021年03期 v.32;No.16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 闫修鹏;聂建军;马宗正;
介绍了针对丘陵山地耕作环境设计的一款新型弓腰式智能移动底盘的履带式驱动组件。对底盘爬坡过程和爬坡性能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计算了该底盘正常工作的坡度角。按实际数据算出的、底盘能安全通过的最大坡度角为34.41°。利用Recurdyn软件的低速履带模块(Track-LM),对新型弓腰式智能移动底盘进行建模和爬坡过程仿真,通过改变坡度角和车速,得到了底盘爬坡过程中驱动扭矩的变化规律。爬坡过程仿真和底盘测试结果表明,该底盘以低速档(0.965km/h)和高速档(2.552km/h)行驶,均可顺利通过符合设计要求的有坡度路段。
2021年03期 v.32;No.16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 尚会超;史聪聪;彭向前;尚伟华;
针对用传统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的过程易受孤立点和噪声点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复合差商的最小二乘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内存槽的角度检测。该算法包括:对图像预处理后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并在得到内存槽的边缘信息后保存边缘点坐标;利用复合差商剔除干扰点,使拟合所得直线更接近内存槽的真实边缘。通过工业现场验证,该算法的检测精度高,对直线拟合的准确率高达99.8%,明显高于其他拟合算法,且能够提高检测效率,满足工业生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
2021年03期 v.32;No.16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 陈育明;
基于平面变胞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粉料压片机的传动机构和配套冲压模具。利用尺度综合法获得了能满足设定要求的粉料压片机的传动机构尺度。相比传统机构,新型粉料压片机传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整、方便维护等优点。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冲头进行动力学仿真,优化并筛选合理的弹簧弹性系数,简化了实际工程构件中弹簧的适配选配过程,提高了设计和生产效率。
2021年03期 v.32;No.164 37-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 豆书强;
针对圆柱斜齿轮,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自带宏程序的精确建模方法。在分析渐开线形成机制、推导渐开线方程与齿面方程、设计齿轮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右旋圆柱斜齿轮的最终模型,并对建模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法理论正确、建模精度较高、简便易行,能够为圆柱斜齿轮的有限元分析、数控加工仿真等研究提供便利。
2021年03期 v.32;No.164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张雪松;王兆恒;
为了研究在工作状态下制动器摩擦片发生磨损后的制动噪音问题,建立了均匀磨损和不均匀磨损两种有限元模型。通过热-结构耦合模块的仿真分析,得到均匀磨损和不均匀磨损两种状态在不同磨损量时的模态分布与振型,求出了各阶固有频率。采用复特征值法求出了系统不稳定模态下的不稳定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磨损状态均对制动器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随着磨损量的增大,制动器的固有频率呈下降趋势,均匀磨损状态下不稳定模态的数值略有增加,不均匀磨损状态下不稳定模态的数值上升趋势明显,发生制动噪声的倾向显著增加。通过分析不均匀磨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为制动器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1年03期 v.32;No.164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5K]
- 阳琼;邓显奕;
商务笔译是一种多主体"共同在场"的体验性认知活动,译者的现实体验和艺术体认对文本意义风格的判断、感知和建构有着重要影响,体验-认知-建构是商务笔译教学的主线。"体验-认知-建构"多维互动商务笔译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师资深度协作,创设校、企、生"共同在场"的商务笔译情境,指导学生具身体验跨文化商务交际情境、笔译项目操作流程和笔译方案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深化对商务笔译实践要点和现代翻译行业要求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商务笔译从业能力的自主建构。从"商务合同笔译"课例实施效果来看,该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地域限制,增强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的融合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获得感,对地方高校开展校企深度协同育人实践尤具借鉴价值。
2021年03期 v.32;No.164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0K] - 黄晓丹;
为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介绍了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探讨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邮件合并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档案案卷封面为例,介绍邮件合并功能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流程,以及邮件合并功能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技巧。提出将办公软件高级功能的使用纳入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办公软件使用的技能竞赛等建议,以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021年03期 v.32;No.164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3K] - 王旭;李长龙;谢艳霞;魏安方;
在纺织专业认证背景下,传统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与机制需要重新建立,以保证有效的持续改进。以《纺织CAD》课程为例,通过引入OBE理念,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质量综合性评价机制,并制定了多维度、可量化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实施符合专业认证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对课程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021年03期 v.32;No.164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1K]